上一期,我们分享了品保部李平的稿件,这一期我们带来工务部张庚午的稿件。
融入日常:将改善理念深植工作之中——《现场改善》读后感
工务部 张庚午
在翻阅完《现场改善》一书之后,我对工作现场的管理和改进有了全新的认识,这本书不仅为我揭开了现场管理的新篇章,更是让我深刻认识到持续改善的重要性。“现场改善”就是通过持续不断地改进工作现场的各个环节,提高生产效率、质量和员工满意度。作为机修负责人,我深感这份理念与我肩上的责任紧密相连,共鸣回响。
一、改善是一种持续的过程
正如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在机修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往往只是采取一些临时性的应急之策,却忽略了根源之治。通过阅读本书,我有了新的领悟,明白了应该主动寻找根本问题,采取积极有效措施进行改善,并且要不断地进行跟踪和评估直至问题彻底解决。以我们的磨辊工作为例,往常我们阴极辊研磨的操作方式较为固定,单一的研磨方式经常使研磨之后的效果不尽如人意。我仔细分析了研磨的原因,对症下药,根据各种各样的需求制定出了多元而精准的研磨策略,力求用最少的资源研磨出最合格的辊子。
二、独木不成林
所谓“独木不成林,单弦难成曲。”书中还强调了员工参与的重要性。机修工作需要团队的共同努力,只有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参与到现场改善中来,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比如我们的处理机液下辊密封在使用了一定时间后经常出现漏液的问题,漏液后维修起来非常麻烦且由于维修频率较高,成为影响生产的主要阻碍因素之一。经过维修人员的现场研究和专业人士的指导,最后我们通过改变密封板的材质,进一步加强其硬度并降低其表面粗糙度的方式进行改善,改善后该设备的维修频率大大降低,设备也得以长期稳定的运行,参与改善的人员都获得了极高的成就感,这不是仅凭一人之力就可以完成,是我们整个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
我深知未来的发展需广开言路,鼓励每一位员工提出合理化建议,成为改善的参与者,让他们的声音成为推动企业进步的号角。机修部门也会定期组织员工们进行讨论,让大家分享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共同寻找改善之道。
改善不仅是一种管理理念,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它教会我们以匠心独运,追求卓越;以精益求精,提升品质;以成本为尺,量入为出;以需求为导,服务为先。在机修工作中,我们将以改善为笔,绘制出一幅幅高效、优质、和谐的生产画卷。
总而言之,《现场改善》不仅是一部管理宝典,更是指引我前行的灯塔。我将以此为鉴,将“现场改善”这一理念深植于心,践之于行。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与机修团队携手并进,不断改善工作为公司贡献更多力量。同时,我也将积极传播改善精神,让更多的员工参与到改善中来,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